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一门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它在世界上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它包括六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它是在资本主义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工人运动和社会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科学理论。它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很多,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它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比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要著作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及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和通信等。这些论著集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涵盖了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新的科技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当时的社会实践又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个半世纪以来,经历了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再到制度形态的转变,也经历了从部分地区向全世界传播发展的过程,在世界上形成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流派。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和人们思想都发生了深刻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特点和历史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同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和生动性的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一般性同特殊性的关系。它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并且把这些科学成果用于指导我国的社会实践,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教学体系。在本科教育中,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培养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优良、具有较好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大学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理论方向正确、具有比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理论功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当代现实问题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 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是绝对和相对、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科学性与阶级性的高度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髓。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不论对社会实践,还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要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源远流长,各国共产党均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并在党内教育、工人教育和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教育中,开设了相应的课程。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规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注重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对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二级学科,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及对有中国特色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
2.硕士学位 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和方法。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
四、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并在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实践中,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学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活动的中后期,他们就多次对自己的思想历程作了回顾和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追随者,特别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搜集并出版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表了大量论著,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我们党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发展史的研究,早在1964年毛泽东、周恩来就提出并布署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该所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在我国一些重点高校,以及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编译局等国家研究机构有一批学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国学者做了更多的研究工作。我国学者还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史等角度进行具体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此外,国外一些学者如科尔纽、麦克莱伦等也对马克思主义史的研究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着重于思想史、学说史的角度,而国际共运史着重于实际运动的角度。它包括思想来源、理论的形成和创立、以后的发展和传播。我们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和良好学风;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和特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熟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进程;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和进行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研究、专业教学、宣传和党政工作。
2.硕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理论研究方向;熟悉马克思主义主要的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进程,掌握马克思在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知识和在中国的发展进程;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能够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宣传和党政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思想和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当代世界与马克思主义发展。
四、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一、学科概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它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在各个国家的具体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发展。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的中国的特性,带有中国的作风和气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它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四大理论成果,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会在新的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
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二级学科,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个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 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2.硕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够担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
三、 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和重要文献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选读。
四、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学科概况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国外共产党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创新,国外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和人们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马克思、恩格斯即使是在当今西方世界也有巨大的影响力。自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人们就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一些国家的共产党人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不断发展。“苏东剧变”以来,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但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并没有停止,而且更加活跃。各种各样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和流派风起云涌,斑烂多彩。在当代世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外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的研究,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二是对资本主义持批判态度的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三是既批判资本主义又批评现实社会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研究,四是由马克思主义文本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等。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有的学说和思潮尽管并不科学,但它毕竟是复杂多变的时代的客观反映,并在实际生活中曾经或者还在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严峻挑战。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我们吸收和借鉴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科学分析各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学说和思潮,并在比较鉴别中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苏东剧变后,对苏联演变的教训、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以及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跟踪研究,部分高校对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产党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等。这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学科专业是相邻学科专业,但偏重于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考察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性,又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并给予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具有比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两门外国语,其中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能够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成为从事本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2.硕士学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生和演进及基本思想,并给予科学的分析;比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成为从事本学科学术研究和教学的专门人才。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苏东剧变的教训,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与前景研究,当代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当代国外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评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研究。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的原因与教训,国外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国外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研究。
四、 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代西方哲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当代西方政治学,当代西方社会学。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一、学科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生命线”和“中心环节”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建国以来,我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校把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相继开设过新民主主义理论、马列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全国综合性大学、文科院校,各部委、总局所属的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1984年教育部在12所院校设置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采取正规化方法培养大专生、本科生和第二学士生等各种规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10所院校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97年专业目录调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合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并建立了博士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实践基础,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本学科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分析、解决人们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学科信息处理、学术交流与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进行本学科的学术交流;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硕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政治观教育研究,人生观教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四、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一、学科概况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围绕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的发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专门系统研究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的学科。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随着近些年我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研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选择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经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已经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和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要将理论研究同解析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起来。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深刻认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增强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培养目标
1.博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全面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熟悉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骨干专门人才。
2.硕士学位 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比较熟悉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理论宣传、党政工作等。
三、业务范围
1.学科研究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三个选择”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规律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规律和主要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选读,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著作选读,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现代史概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人物研究。
四、主要相关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