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日上午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青年工作者、法治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中国政法大学是我国一所著名高等学府,成立于1952年,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为校训,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法治人才。
暮春时节,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政法大学校园内满目青葱、一派生机。上午9时20分,习近平在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校长黄进陪同下,首先来到逸夫楼一层大厅,参观校史及成果展。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见证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法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展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发展历程,习近平不时驻足观看,询问有关情况。他对中国政法大学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特色课程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希望学校总结经验、改革创新,更好整合资源,更好找准着力点,把教学、科研、育人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在展厅内,总书记亲切会见了张晋藩、廉希圣、李德顺、王卫国、卞建林等几位资深教授,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参与新中国法治进程的教授们讲述了他们对法治精神和治学方法的思考,习近平感谢他们为法治理论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作出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贡献才智,祝他们生活愉快、身体健康。参观结束时,习近平同中国政法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和几位教授合影留念。
在学生活动中心一层大厅,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正在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习近平来到他们中间,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几位同学从不同角度畅谈观看电影《焦裕禄》的体会,习近平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习近平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人民一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走来,使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越来越兴盛、人民越来越幸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无数焦裕禄这样的优秀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希望大家矢志不渝,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广大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就是初心。不忘这个初心,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习近平勉励同学们珍惜韶华,潜心读书,敏于求知,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毕业后为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之后,习近平来到学生活动中心三层会议室,同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首都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负责同志座谈。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石亚军、终身教授张晋藩、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潘辉和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庭长刘黎先后发言。他们结合实际,谈教育管理、教书育人、学习生活、法治实践。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法治建设将承载更多使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既要着眼长远、打好基础、建好制度,又要立足当前、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习近平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高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强法治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提炼规律性认识,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支撑。
习近平指出,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们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优势,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深入研究和解决好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的问题,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对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积极吸收借鉴,也要加以甄别,有选择地吸收和转化,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
习近平强调,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教育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法学专业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法律实际工作,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励学生。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学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习近平强调,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习近平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都要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善于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善于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习近平强调,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习近平指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教育系统和各高校抓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成效明显。要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
考察结束时正值下课时间,闻讯而来的师生们站满校园道路两旁,习近平沿路同师生们热情握手,向远处的师生们挥手致意。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荡漾整个校园。
王沪宁、刘延东、孟建柱、栗战书、郭金龙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新闻链接】
习近平: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2017年05月03日 19:13:31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对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青年、全国高校广大师生、全国广大青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美好祝愿,向全国政法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
习近平赞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依法治国见证人
习近平3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亲切会见了张晋藩、廉希圣、李德顺、王卫国、卞建林等中国政法大学资深教授。习近平说,你们见证和参与了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进程,对培养法治人才都作出了很大贡献。
习近平为中国政法大学主题团日活动点赞
习近平步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正在这里举行“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的同学们以热烈掌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习近平说,如何发挥共青团的积极作用是新的时代课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你们正在做这样的探索,我为你们的主题团日活动点赞。
习近平: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本科二年级2班团支部主题团日活动上,对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表示肯定。他说,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习近平:焦裕禄精神是一盏明灯
听到同学们讲述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体会,习近平深情回忆起他上初中一年级时学习穆青撰写的焦裕禄文章的感受:“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我从政,直到我担任县委书记,后来担任总书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学习焦裕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文字/新华社记者张晓松、邹伟 摄影/新华社记者李学仁、姚大伟、丁林、王晔)
习近平的“青春寄语录”:之我、之国家、之地球
人民网2017-05-03 14:19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时同朗诵者亲切交谈。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年轻人不要总熬夜”,习近平这句慈爱叮嘱,温暖了无数青年的心。
一句叮咛,关切满满。习近平始终关心着青年的成长,同青年代表座谈,到高校考察,给青年学子回信,寄语中充满对青年发展的殷切期待。
“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借用李大钊的话勉励全国青年人。
从“青春之我”到“青春之国家”,再到“青春之地球”,习近平以广阔的视野、深邃的目光,带领全党成为“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青春之我:“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谈奋斗,谈自强,谈吃苦,习近平的青春寄语,总能引起青年学子的强烈共鸣。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种共鸣,源于理解,源于生活。对于青年发展中艰辛和不易,不到16岁就下乡的习近平有着深刻的感受,年轻时候的他也正是在不断磨练中成长起来的。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与青年代表座谈时深情地说:“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如何面对青年发展路上的挫折?2013年,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经语重心长地讲:“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同时,习近平十分重视青年价值观的养成。2014年的五四青年节,在未名湖畔,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2014年12月,习近平考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再次提到“系扣子”的重要性。他谈到,一定要注意系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第一个扣子系好了,衣服就顺了,第一个扣子系不好,衣服是歪斜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起到这样的引导作用。
青春之国家:“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百余年前,《少年中国说》震彻中华大地。
时光跨越百年,指针停留在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强调:“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12月,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深情地写道,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2014年,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考察北大时表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习近平在北大算了一道“算术题”,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
青年人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习近平爱跟青年人探讨的话题之一便是“中国梦”,将“青春梦”融入到“中国梦”是他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待。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青春之地球:“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习近平的青年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 2014年4月,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指明年轻一代的国际责任与担当。
他希望,中欧双方的同学们用平等、尊重、爱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用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进中国和欧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促进中国、欧洲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用青春的活力和青春的奋斗,让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变得更加美好。
有着世界眼光、全球视野的习近平,每次出访,都不忘勉励全球青年共同担当,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使者。
在俄罗斯莫斯科,习近平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他期待,越来越多的中俄青年接过中俄友谊的接力棒,积极投身两国人民友好事业。
在美国塔科马市,习近平指出,青少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他希望,同学们珍惜韶华,脚踏实地,刻苦学习,为将来成就一番事业打好基础。“中美同学们要携起手来,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发去贺词指出,青年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广大青年们当牢记习近平的殷切嘱托,敢于做先锋,扬起梦想的风帆,向着未来出发远航。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人民日报5月4日社论: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5周年
青年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春富有梦想,在拼搏奋斗中绽放光芒。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5周年纪念日。在此之际,我们向全国共青团员、各族青年和广大青少年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贺!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不忘初心坚定跟党走,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在青年一代心中激起强烈共鸣,给亿万青年以巨大鼓舞和深深启示。
9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5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实践证明,共青团不愧为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不愧为党的得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广大青年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风向标。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今日之中国,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13亿多人民正奋进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从高速铁路施工的道桥到国产航母舾装的现场,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作业面到自贸区装卸塔吊的操作台,从精准施策誓拔穷根的贫困村到应急抢险救灾的第一线……无处不浸润着青春的汗水,无处不刻印着青年的奉献。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当代青年才能以奋斗刷新青春的意涵,承载起国家和民族的光明未来。
载人航天实验室中的科研达人,毅然回国创业的海归精英,奔波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心怀梦想的网络歌手……今天,在不同领域里奔跑的青春身影,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之源。青年群体也日渐多元多样,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表达欲望强烈,渴望人生出彩。因应青年发展大势,中共中央、国务院前不久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了指南。面对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激发青年智慧、凝聚青春力量?面对新时代青年的特点和诉求,如何贴近青年、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共青团唯有深化自身改革,真诚关心和爱护青年,为放飞青春梦想搭建舞台,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矢志不渝跟党走,在时代洪流中绽放青春的光华。
青春,意味着拼搏、无畏、进取,象征着乐观、创新、开放。当代青年经受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双重洗礼,不少人知识储备丰厚、综合素质过硬,获取信息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强,既充满活力又视野开阔。青年运动先驱有言:“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不甘平庸、锐意进取,是青春的通行证;消极懈怠、安逸享乐,只会辜负美好韶华。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振奋舍我其谁的精气神,激扬青春风采、播撒青春气质,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才会嘹亮动人。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今天,五四精神的火炬已经传到这一代青年手中。我们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请用青春作桨、以梦想为帆,让青春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在实现中国梦中绽放青春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胡浩、施雨岑、王思北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3日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在追寻中国梦的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学生杨晓莉今天觉得无比幸福。当她发言时,坐在前排的习近平总书记转过身来,微笑着倾听她的故事。
“很小的时候我们吃不上白米饭,还挖过野菜吃,后来慢慢有了不少变化,上学不仅不用交学费,还有伙食补助发牛奶,家乡修公路、建蔬菜大棚。从那时起,我就立志,一定要给我的家乡带来更多新变化。”杨晓莉来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她认为,用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思所想,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这是当代青年担当与奉献的一个重要表现。
胸怀理想、志存高远,勇立潮头、敢做先锋的青年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青春注脚。
15岁考上清华大学、23岁与同学共同创业的孙锦在博士毕业时曾经很纠结:是选择安逸稳定的工作,还是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如今回首,他认定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正如习总书记所说,青年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价值,不是收入最大化或者名誉最大化,而是让自身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社会的需求相一致,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
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中心小学教师陈加贝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的首批六年制师范生。从电视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勉励,她拿出日记本,写下这样的字句:“在这个被时间追着跑的时代,立德立言立行,坚持做一个温暖的老师,是对家乡的责任,对教育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学生通过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通过他们看到了最值得坚持的自己。”
“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习近平总书记对莘莘学子说:“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令重庆大学经管学院2015级研究生张璇感触良多。“没有‘德’的支撑,仅以‘才’获取的成功如同空中楼阁,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分崩离析。知识在德才兼备的人手中,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在无德者的手中,只会沦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张璇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学子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讨论观看电影《焦裕禄》的体会时说:“焦裕禄精神跨越时空,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发扬光大。”
对此,从事金融工作的刘璐深有体会:“对于青年人来说,不忘初心、找准人生航向至关重要。青年人要在人生道路上‘出彩’,就必须摒弃功利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做一个对党、对人民、对全社会都有所贡献的人。”
刘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尽管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但她热心公益事业,成为了一名助残志愿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中国人民大学yl23455永利官网教授王向明认为:“身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要引导广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北京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曹国永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人才培养和青年健康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我们必须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锻造意志品质。”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我们要学习好课业知识,打牢专业基础。要多读好书,从经典中汲取内涵、启思明智,还要通过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等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大四学生章成之说,勤奋学习,不懈奋斗,才能谱写人生的精彩、事业的成功、无悔的青春。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34岁的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法院靖港法庭庭长李基强正在努力用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总书记关于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的讲话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我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踏实办好每一个案件,树立勇于接受监督和公开透明的执法理念。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年华,不负时代,让美好青春为实现壮丽的中国梦而绽放。”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五四之际致青年
2017-05-03人民日报评论员
青春如朝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年华。该如何度过,才能让青春的枝头绽放梦想之花?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共话青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与老一辈相比,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告别了物质的贫困,远离了信息的匮乏,自幼享受改革开放红利的青年一代,成长拔节一路伴随着祖国的强盛,有更扎实的知识,有更开阔的视野,有更宽广的天地。从“创新创业”到“互联网+”,社会搭建起广阔的舞台,供青春施展才华、追逐未来,在时代的舞台创造无限的可能。
与此同时,工作的压力、竞争的焦虑、成功的渴望……现实的“骨感”,也让一些年轻人的内心挤满成长的烦恼。以至于有人感慨,“人生的理想越飞越低,低到只能在自己的城堡里贴地飞行”。
究竟怎样的感受才折射真实的存在?青年人又该如何在现实的土壤中涵养梦想的种子?
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心中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青年最大的资本不是经验丰富、胸有成竹,而是敢于做梦、勇于试错。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丧志,因身处逆境而放弃前行,甚至让享受和偷安在我们内心扎根,那青春何以为青春?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日子里,就该像爬山虎一样,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断向上攀沿,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
让青春因拼搏而精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人生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只要有那么一股到中流击水的劲头,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都是对自己的超越。而那些以梦为马、激情奋斗的日子,将永远成为人生的财富。
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绝不是空洞的口号。从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动,到北京奥运的火炬传递,从反疆独反藏独的惊天怒吼,到“一带一路”的青春挥洒,这一代年轻人有着极强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荣誉感,时代也需要我们用坚实的肩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不管是身处象牙塔的年轻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抑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只要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又何尝不是在为国为家添砖加瓦?把个人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我们一定能“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让人生的色彩更加绚烂。
百余年前,五四先驱李大钊这样激励青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靠什么征服通往梦想的火焰山,拿什么安放我们心中如火的激情?奋斗,唯有奋斗。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立志做大事,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05月05日 13:49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勉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深刻指明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人生方向。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立志是人生奋斗的前提。志向是漫漫人生路上指引前行的心灯。心火不灭,奋斗不止。一个人没有明晰的人生志向,就如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中没有导航,注定要迷航。强调立志,乃至把立志放在求学、做人的第一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古人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一分志,成一分事。古今多少第一等事业,都是那些早早树立了第一等志向的人做出来的。年轻的霍去病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激励自己,后来为西汉扫除边患、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终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当代青年生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更应与时代同心同行,早定志向,力争做出超迈前人的一流功业,方不负青春韶华。
有什么样的志向,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有大志,才能成大业。当代青年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大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不可否认,曾经有一段时间,对金钱、权力等外在物质生活的追求,成为一些人的人生目标。在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方式,凭借自己的能力打拼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应该赢得尊敬。但是,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物质的成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是人生需求的“低端”部分。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一个人要成就“完美人格”,就必须在尊重需求、审美需求、自我超越等这些“中高端”人生需求方面获得满足。我们古人也说:“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世界科技发展酝酿新突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带领中国这艘巨舰驶向光明灿烂的前方。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代青年是幸运的,因为这是最需要年轻人拼搏的时代,这是只要拼搏就会出彩的时代,这是用青春书写历史的时代。小我升华为大我,超越小确幸走向大抱负,把个人的历史写进中国大地,把一己的汗水融入时代大潮,让伟大的时代因“我”更灿烂,这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伟大使命。立志做大事,是当代青年人生的伟大主旋律。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是需要生命自觉的。生命自觉是需要大志唤醒的。当代青年如何获得生命自觉?一个重要途径是亲近伟大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听到大学生讲述学习焦裕禄精神的体会后,深情回忆起上初一时学习穆青撰写的焦裕禄文章的感受:“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我从政,直到我担任县委书记,后来担任总书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习近平总书记以身许党许国的大志,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淀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树立人生大志,不妨读一读古今中外伟大人物的心路历程。亲近伟大,心胸才会宽阔起来,志向才会远大起来。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习近平总书记教导青年立志做大事,不就是希望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吗?
让我们的青春为这样的大志而燃烧吧!(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励志勤学,为祖国和人民施展才华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05月06日 09:58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说,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身处伟大时代,青年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参与者,又有着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将自我命运与国家前途系于一身,让青年人有着更伟大的追求、更远大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从人生积累开始,积累从学习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曾精辟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学习是首要任务、是责任、是精神追求、是生活方式,这是青年学生对学习的应有态度;学习当惜时如金、心无旁骛、又博又专、多读经典,这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的“小目标”。
励志勤学,当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如果不去深切认识时间的价值,就很难做到坚韧勤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道减法,每时每刻都在流逝。让时间的价值最大化,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遵循成长的规律。学生时代是易于汲水的海绵,大脑的“存储器”可以在不断地知识储存过程中进行“容量扩展”。浪费了这段学习的黄金时间,“存储器”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定型后再要汲取水源就会更加困难。因此,这一阶段学习是首要任务,应当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励志勤学,当心无旁骛、静谧自怡。时代在转型与变革,信息时代的形成,物质条件的改变,各种价值观的多元,让青春期的青年学生容易受到影响和诱惑。保持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心态,才能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钻研精神,真正打牢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范文澜先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他甘于“坐冷板凳”,在学习中心无旁骛,在钻研中静谧自怡,最终才取得史学上的巨大成就。青年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应保持对各种诱惑的警惕之心,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之中。
励志勤学,当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博采众长,以成其专。学问要让专更为深入,必须要有博的基础;越是博学多才,越是对细处有独到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这是博与专的辩证关系。当今时代,各门类学科越分越细,但联系却越来越广,这是大数据、大系统、大信息时代的必然。青年学生学习知识,既要有“通”的基础,又要有“专”的精神,既把握整体大势,又精研专业细节,方能有大成就。
励志勤学,当多读经典、知所以然。文化有传承,遗泽惠千年。中华文化延绵数千年,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无数经典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接触和学习。许多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现象,青年学生可能见惯不惊地知其然,却可以在经典中知其所以然。学习古今经典,能帮助青年学生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认识中国之于他国的“特”之所在,读懂身边的各种现象,有助于在投入社会后,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才华与志向如锋利的箭头,有志者方能有进取锐气,但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扎实学问功底,就如同无弓之箭,才华没有支撑,志向就失去了后劲。学问越厚越扎实,“弓”所能提供的劲力越大、后劲越足,自我实现越有更多的可能。“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古人早以实践和智慧为我们总结了学习的基础性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琢玉应走万里路,知义须读万卷书,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首要任务”时期,学生应励志勤学、打牢基础,在伟大时代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努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科学思维,把握时代发展方向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重要讲话精神
2017年05月08日 09:3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这对当代青年认识时代、理解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便是要与时代同命运共呼吸,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来。
历史机遇需要青年去把握,时代重任需要青年去担当。站在时代奔涌的潮头之上,我们只有心怀历史,眼望未来,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必须要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比如,毛泽东同志正是基于他青年时期对中国国情的深入调研,才实践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而建立了新中国。当代青年,只有清楚地认识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才能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才能更好地书写青春华章。
但时代是复杂的,身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实环境,面对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种种经过包装的面孔,青年人难免有“歧路之中又有歧焉”的困惑。在这个探知求学的黄金时期和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当代青年不能有丝毫懈怠,稍有不慎,脱离了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清醒认识,就极有可能堕落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者“空心人”。
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达到对时代发展方向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把握,这是总书记的期待。思维决定出路,视野决定格局。而澄清和抵御一些认识误区的药方就是科学思维。总书记在讲话中对这种科学思维做了进一步延伸,他希望青年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具体来看,历史思维就是要把任何事情都要放到历史中来看,铭记“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的道理,从历史中学习,不忘初心。辩证思维就是看任何事物,要结合事物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动态、联系地把握,不能一刀切。系统思维,就是不能片面地、想当然地看问题,不能是一己之见,要综合考虑,统筹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创新思维,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要在发展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毫无疑问,科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论和方法论,应该贯彻落实到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当代青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呢?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了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同思考、观察同思考、实践同思考结合起来。这三个结合,都同时指向了思考,也就是说无论是学习还是观察或者实践中,都必须结合自己的思考。这种思考不是表面肤浅的思考,而是历史地、辩证地和系统地去思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去伪存真,才能在各种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他还强调,要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造精神,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当代青年一定要保持对外界事物的敏锐度和好奇心,审时度势、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在学习思考和行动实践中养成科学思维,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逐流俗、不负青春,这是当代青年的选择。那些感动我们青春的历史,那些照耀我们青春的梦想,仍是我们信仰的旋律。青年强则国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务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