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yl23455永利官网博阅读书会第十七期如约在人文楼M327举行。读书会由张帆同学主持,学院李厚刚老师作为指导老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读书会伊始,李厚刚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和研讨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基本规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的人生智慧,学习古人通达事理,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
郝川同学就“学而优则仕”与大家一起探讨了孔子的“学”与“仕”。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谙熟于礼、乐、射、御、书、数,通过技艺之熟练掌握,获得自由,从而愉快。面对学习“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必须“见贤思齐”。成功的教育须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效的学习必是“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及“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试图重建社会秩序,使天下百姓共同享受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周公时代的政治局面则是他社会理想的标准模板。
苏响同学同大家分享了《论语》中的生命思想,挖掘孔子对“生命”的思考。孝悌慈爱,面对险境危情不做无谓牺牲,遇困境要乐天知命,爱民、亲民、反对暴政,尊老、敬老、爱老,关爱自然生命等都体现了孔子的“生命观”。孔子的“贵死”意识,即:以“礼”治丧,敬鬼神而不信鬼神,以“仁”为重,死得其所,都给大家带来深刻的思考。
最后,同学们对围绕本期读书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吴志华指出,古有“学而优则仕”,当今社会应该如何看待“学”与“仕”的关系。王紫琪提出“孔子的生命观”与西方环境伦理学派施韦泽“敬人生命观”既有异曲同工之处,又有各自的特色。她谈到,《论语》能够穿越时空经久不衰,其中所蕴含的魅力可想而知,并对当下人们不再关注于古典,他们更关注时尚的、新潮的语言的文化现象提出质疑。
文字作者:张梅梅
摄影:张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