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yl23455永利官网现在时间是:
永利官网

【荆楚网】竹编非遗走进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文明史》课堂

来源: 编辑:邱泽媛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8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赵玲丽) “老师,这个篾片怎么编,才能让竹球轮廓显得更圆润?”“六角眼编法多用于什么竹编器物上面呀?”在4月15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文明史》课堂上,任课教师黄运丽和同学们沉浸在热火朝天的竹编制作体验中。学生黄伟杰充当“授课”老师,他把农耕文明、非遗文化与兴趣特长相结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以“感受经纬交错之美 赓续非遗文化荣光”为主题的竹编实践课。

从人类定居生活后为存放剩余食物而制作竹编用品,到王朝更迭中竹编技法的日渐丰富多样,黄伟杰带领同学们学习了竹编几千年以来的神秘起源与波折历史,并教授同学们动手实操、制作竹编,“首先拿起四根白色的篾条平行放在桌上……”教室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间互相请教,黄运丽老师边分发竹篾材料,边耐心鼓励指导。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徐禾同学今天学习了两种竹编方法,开心不已,“人生又多了一次新的体验。以前只是看到过竹编成品,并没特别关注其中暗藏的农耕精华与艺术奥妙。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非遗实践课。”生命科学专业的赵玲丽则认为,竹编体验进课堂,让农史课更加生动活泼,拉近了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亲身领略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传承弘扬中国非遗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倍增。授课“小老师”黄伟杰同学谈到,本次实践课让自己体会到从非遗文化传承者到传播者的身份转换,在传统手工艺生存空间日渐被挤占的当下,此次活动更能唤起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黄运丽老师总结道,“竹编技艺,起源于农耕,诠释着劳作,承载着中国文化浓厚的历史底蕴。竹编不仅是工艺装饰品,更是生产生活工具,兼具审美情趣和实用价值,体现了中国农耕文明天人合一的造物观,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这正是非遗文化匠心独具的精湛技艺生生不息的传承秘密。”

这堂实践教学活动把非遗的多元与生动,美育的神奇与灵动和农耕文明的厚重与荣光有机融合在一起,坚定了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农耕文明、荣农兴农的信心与底气。

相关链接:http://news.hzau.edu.cn/2024/0419/69481.shtml  竹编非遗走进《中国农业文明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