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要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时代特征和民族特性的基础上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话语支持、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
在破除西方话语霸权中筑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根基。长期以来国际话语格局呈现“西强东弱”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导着国际话语体系,操控着话语产生与传播,通过内容与途径的双控制建立起西方话语霸权,不断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实现打压异己、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体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还未完全转化为话语优势。中国对外传播、外交合作、意识形态建设等方面遭到西方强势话语的阻挠,国家正常发展路径受到干扰,国家形象被抹黑、歪曲、丑化。加之,国内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空前复杂情况,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成为应时、应势、应需之举。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辩证地呈现了意识形态的批判和建构维度,强调批判是建构的前提和基础,建构是批判的目的和超越。因此,必须坚持破立结合,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揭示话语霸权背后的资本逻辑和利益实质,戳穿西方国家的卑劣阴谋和险恶用心。尤其需对时下盛行的“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深入剖析,对“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言论进行坚决批判。通过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揭穿西方话语陷阱、回应国内外质疑等方式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合理地位和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筑牢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根基。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弘扬者和创新者,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发展,通过内容上的联结、方法上的契合、价值上的会通,赋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鲜明的中国特色。
顺时应势,推陈出新。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难以同新时代社会发展完全适应。为此,既要拒绝“文化复古论”,也要批驳“全盘否定论”,坚持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去审视、甄别以及批判性地继承中华文化,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精华,使其成为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文化根脉和理论源泉。此外,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形式转化及语境重构,结合时代需要对其范畴、概念和术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古为今用中打造能够展现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反映中华民族道德追求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话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才有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创新,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正确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行,有力地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不竭动力和思想源泉,这一新型现代化道路的全面开启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现代力量,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使命,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不断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以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人民诉求、彰显时代精神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话语,提炼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和标识性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话语支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精神力量。
(作者:董楠,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来源:人民网 http://hb.people.com.cn/n2/2023/1010/c192237-40598753.html